辩论题目 <上班不是为了挣钱> 论据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5 18:38:38
例如 上班是为了我们满足我们的社会需求 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 钱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 并不能代表一切 就是有

我们常听见这样的说法:要是我中了一百万的大奖就不上班了。事实上,那些有钱人家可以不上班的太太往往抱怨不堪。呆在家里寂寞苦闷是最简单最表面化的解释。依笔者之见上班对好些人来说,已不是仅为温饱的问题,而更重要的是满足世俗所要求的外在程序和内在心理程序的需求。上班的外在程序大体有:离开家———走路、骑车或坐车———看见旧的和新的景致、广告和标语等———到办公室———看见上司和同事———读读报———聊聊旧闻新闻———议一议大家共看的电视肥皂剧或正在走红的电影或张家长李家短———做
一些假公济私或对公私皆有益处的事———下班———报喜、报忧,与家人交流上班的见闻和各自了解的情况。

依这一程序从业行事的人至少在同事和邻居眼里是一个“有用的人”,他自己的内心程序的感受便告相对完满,没有了被人嘲弄和讥讽的最明显的理由,从而有了似乎是最可靠和最实在的精神寄托和支柱,生活充满阳光和充实感。

就“上班”的意义而言,我认为有被动和主动的上班。多数人得靠别人给了“单位”,才有上班的机会,而只有少数人,不但自己创建了单位,还让许多人在自己的单位工作,为社会排忧解难尽了一份力。在社会的变革中,常有这样的情况,有的人原先是被动地在别人单位的上班者,既被动地让别人编织自己的生活程序,后来因下岗而不得不自谋生路,因生活所迫而开创了新天地,靠自我的力量编织较大程度上属于自我的生活程序,创造了更完美的人生,这种人因祸得福,值得庆幸。